5月12日上午9时,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赵娟副教授在综合楼七楼会议室1为教师们带来了一场题为《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申报技巧及经验分享》的专题讲座。讲座聚焦人文社科项目申报的核心意义与实践策略,从学术价值、项目概况、申报技巧及经验交流四大维度展开,为师生系统解析科研项目申报的关键环节。

讲座内容分为四部分:首先详细梳理人文社科项目基本概况,涵盖国家级、省部级及厅级项目类别。国家级项目中,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研究期限为3年,资助额度按类别划分,规划基金项目最高10万元,青年基金项目8万元,西部及边疆地区项目等专项为地方高校提供支持;针对泰语专业,则建议参考广东、广西、云南等与东南亚研究密切相关的省份立项经验,跨学科挖掘创新选题。

在申报技巧环节,赵娟指出“选题是项目成功立项的核心”,需紧扣学科前沿、社会需求及个人研究基础,灵活借鉴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及已立项项目经验。她强调,题目拟定应科学精准,突出跨学科优势,并详细解析申报书撰写要点:研究框架需逻辑严密、问题意识须符合校省国家战略需求,论证层次应环环相扣,同时注重格式规范与参考文献细节。申报路径建议“循序渐进”,从校级项目起步积累成果,逐步向厅级、省部级及国家级进阶,研究成果可多样化呈现为论文、报告或专著。此外,赵娟推荐教师们学习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专著、名校博士论文绪论及优秀立项申请书范本,借鉴其论证逻辑与排版技巧。

经验分享环节,赵娟结合实例剖析选题灵感来源与申请书撰写策略,鼓励教师“从小到大”构建连贯研究方向,并现场教师互动交流。参会教师表示,讲座内容兼具权威性与实操性,为项目申报厘清了思路,尤其对跨学科选题设计及规范性提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。图文/东方语言学院